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财会金融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分队于7月中旬前往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嵩溪村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实践调研。此次调研,小组成员通过实地体验、近距离观察、多人访谈等形式,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大地。
嵩溪古村是目前浙中地区保存最完善、体量最大的古村落。得益于对古建筑群落、人文底蕴、秀丽山水的保护和传承,该村多年来陆续获评全国生态文化村、第一批中国传统古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景观村落、国家3A级景区、省文化示范村……
蓝天白云、绿树群山和一明一暗两条溪流环绕下的白墙黛瓦、宗祠戏台、窗棂木雕,和家家户户门上贴的书法对联、窗口映出的村民家中所挂的字画,嵩溪村党支部书记徐军雷说的“我们村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万万不能破坏的”这句话具象化地呈现在眼前,让穿梭在其间的大家深刻体会了什么是自然和人文的和谐互融。徐书记告诉实践队员们,嵩溪村一直坚守初心,保护好村中的古迹,传承好本村板凳龙、土法织布、剪纸、烧石灰技艺等非遗文化项目,发扬好书画诗词文化,村里的几个大姓家族都有传了好多代的家训,“每年暑假会组织在外的青少年回村了解这些文化,学习这些文化,不能让传下来的文化断在我们手里”。
顺着石板路,队员们到嵩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书吧拜访了农民诗人邵继才。邵老先生从小跟着在村里当教书先生的父亲学习诗词,他和村里志同道合的乡亲们积极推动“嵩溪学社”在战乱动荡后恢复建社,这是浙江省唯一一个拥有两三百年历史的村级诗社,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他用十首诗向同学们呈现了“松溪十景”,也展示了嵩溪人自古至今文、武、勇、仁、信、勤、义的形象。他笑称村里的诗人们“扛起锄头是农民,放下锄头是诗人”,笔下的诗词来源于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融入于对家国情怀的寄托。
小组成员们在书吧画室还偶遇了来嵩溪村寻找灵感的李庆云老师,常年与书画为伍的他将嵩溪村视为精神的疗养地,村中每一处景色皆可泼墨落笔,还可以和众多志趣相投的人探讨交流。他直言国家对环境保护、文化振兴的政策让嵩溪村有机会被更多人看到,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喜欢、了解并学习传统文化。
在调研中也了解到,嵩溪村优秀文化“走出去”还存在着重重困难,如村内地形复杂、土地资源限制带来的行动方位不明确、交通不便、配套设施不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如何并进,村里的自然人文资源如何能更有效地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能等等。实践小队也提出以嵩溪村的诗书画和“非遗”主题特色绘制乡村旅游地图,考虑更大范围的交通串联策略,开发“研学+”文化体验式旅游项目等建议。
村里任职时间最长的老支书徐志山告诉队员们,嵩溪村一路走来,都是靠党员干部带着乡亲们一起团结干出来的,党员要肯吃苦,要能想办法。本次调研中看到的景、遇到的人、听到的故事都是嵩溪村建设发展的记录,激励着大家以奋斗之姿在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上彰显青年担当,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