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学院概况  党建思政  学院动态  教学中心  学生工作  下载中心  先进典型 
当前位置: 首 页>>先进典型>>正文
 
“捐资助学老革命”夏森:成就贫困学子“大学梦”
2021-03-11 15:43  

图片来源自网络

 

有这样一位被人们誉称为老革命、老先进、老奉献的人:她早年投身革命,为共和国的诞生奉献青春;离休后,她慷慨解囊,先后捐出自己的生活费、离休金200余万元,为老区捐资助学。她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外事局研究员、离休干部夏森。

“我们信奉共产主义,《共产党宣言》是最高的理想追求。去世后,希望一切从简,不举行任何仪式,把遗体捐给医学机构用做科研。我们留下的所有财产,请作为我们最后的党费交给组织。” 2019年,夏森和爱人汝信向党组织写下亲笔信。

那一年,夏森96岁,党龄81年。

夏森的一生波澜壮阔,与新中国的成长共脉搏。她生于1923年9月,1937年奔赴延安,投身革命,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她在东北解放区从事革命工作,为新中国的诞生做了大量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从事文化教育工作;离休后又投身到脱贫攻坚的事业中。

夏森和爱人汝信始终生活简朴,用他们自己的话讲,“生活标准不要定高,吃饱即好”。2006年,夏森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定点帮扶的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考察时,亲眼看到了该县龙驹寨镇西街小学的艰苦环境。她当即表示,要为当地扶贫和教育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并于当年捐资2万元,为该小学添置课桌、凳。

从此之后,夏森与爱人将捐资助学作为他们后半生的追求,几近倾其所有。为此,她还排好了“时间表”: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前,一定要逐步实现自己捐资助学的心愿。

2008年,她捐资20万元,在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建起了龙驹寨镇赵沟小学教学楼。

2013年下半年以来,她拿出多年积蓄的100万元,设立了“夏森助学金”,大力资助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和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家庭贫困大学生。

同时,夏森决定从2015年起每年从“夏森助学金”中给丹凤县安排11.8万元,从2016年起每年给上犹县安排5.5万元,用以资助20名丹凤县和11名上犹县当年录取的家庭贫困大学生上学,直至这些受助学生大学毕业。2016年9月,夏森还从“夏森助学金”中安排6.4万元,用以资助丹凤县2016届32名环卫职工家庭贫困大学生上学。

两位老人没有自己的子女,但他们经常记挂着受资助的孩子们,通过各种方式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夏森常说:“我们受资助的学生考入的是几类、几本大学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他的思想道德表现。受资助的学生必须热爱祖国!”2018年端午节,两人还邀请两名在北京求学的受助大学生到家里做客吃饭,给身在异地的年轻人以亲人般的温暖。

2016年,夏森同志捐款6.3万元,为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社溪中学安装、配置教学广播设备。社溪中学在给夏森的感谢信中写道:“长期以来,我校由于经费拮据,教学和广播设备十分陈旧。虽经多次修理,但使用效果仍然极差。当您得知这一情况后,慷慨捐出6.3万元,使这个15年没有被解决的问题在一个多月内得到了解决。”

2018年,夏森同志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荣誉称号,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在长期捐资助学的同时,夏森同志还多次响应党组织号召,通过缴纳特殊党费等形式奉献爱心。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夏森从自己的积蓄中拿出2万元捐助灾区。2020年,夏森又捐款10万元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谈及多年来的无私捐款,夏森说,革命了一辈子,就是希望国家富强,人民能过上好日子。如今国家下大力气脱贫攻坚,自己虽然已离开工作岗位,但也应力所能及作点贡献。这质朴的话语中饱含着深情,充满了力量。

如今,夏森的愿望是,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前,一步一步实现自己捐资助学的心愿,帮助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改变贫穷命运。这是她捐资助学的“时间表”,也是一名老共产党员发自内心的愿望——生命不息、奉献不止。

 

原文刊载于《中国教育报2021年2月26日脱贫攻坚特刊《时代造就英雄 伟大来自平凡》,特约通讯员:刘博智。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财会金融学院 地址: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正街66号
电话:0571-86928089   邮编:310018  浙ICP备09058249号